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會長結緣已近十年,2018年元月,正是武當山下雪的時候,跟會長相約上山一聚,那時尚未開通武漢至武當山高鐵,遂攜妻兒乘數(shù)小時動車到十堰站。會長接到我們,先在山下玉虛宮逛了一圈。由于雪天路滑,在車胎外纏上防滑鏈,一路小心翼翼地開到山上紫霄宮。雪越下越大,游客已不能上山,只有三三兩兩的道姑道長和工作人員在雪天里轉悠。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紫霄宮顯得格外肅穆莊嚴,金庸先生筆下的烏鴉嶺和金頂已是不能前往。酒店也關門歇業(yè)了,會長為我們協(xié)調(diào)了一間房供住宿。由于無法下山,原本的行程又延后了兩天,與會長喝茶聊天,帶家人踏雪賞景,心境怡然自得。
雪中的武當美景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隨后數(shù)年,一直心有所念,也想著再找機會上山拜會會長,但由于疫情所困,一直未能成行。
春節(jié)前夕,趁稍閑時,特意休了幾天假,準備帶家人朋友與會長相約再聚武當。早早訂了高鐵票,妻姐和妻侄提前幾天就來到武漢,朋友一家也已準備就緒。不曾想,出發(fā)前一天,武漢與武當都下起了大雪,會長很遺憾地通知景區(qū)大雪封山,關閉了,還特意傳了幾張雪景圖過來。
此次上山?jīng)Q心已定,想著過幾天景區(qū)就會開放,大年初幾去也行,便計劃提前回老家,趁年前給各位長輩拜個早年。因高速結冰,不敢貿(mào)然開車上路,恰好兒子初中三年的班主任鄧老師及夫人來電,說是年前小聚,我們便誠摯邀請夫婦二人來金湖聽語家中喝茶閑敘,賞湖邊雪景。
在武漢等了兩天,冰雪逐漸消融,我們便急不可待地趕回老家。第二天,會長發(fā)來短信說是景區(qū)開放了,因為春節(jié)頭兩天要值班,會長初五也要去福建出差,便約定初四上山。年前兩天抓緊時間給各位長輩拜了個早年。三十吃完年飯,給先祖?zhèn)兩蠅瀿焐胶?,便連夜趕回武漢。
妻姐和妻侄想在老家過春節(jié),不打算上山了,正好大姐和胡桃二人在湖南家中無聊,便邀上她們一同前往。初四早上,一行九人開著兩輛車直奔武當山,一路經(jīng)過安陸、隨州和棗陽服務區(qū),停停歇歇,花了近五個小時,終于到達會長所說的武當山下建國飯店停車場。私家車不能上山,擺渡車載著我們從山腳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盤旋上升,在勉強的兩車道上一路與旅游大巴頻頻迎面相會,甚是驚險,不得不佩服司機高超嫻熟的駕駛技術。
兜兜轉轉近四十分鐘,來到了紫霄宮,會長已在那等著了。多年未見,甚感親切,連忙下車相互扶手問候致意。會長與六年前相比,神態(tài)與外貌完全沒有變化,道家的養(yǎng)生真正是超然世外。
在酒店放好行李,稍事休整后,會長便帶著我們前往紫霄宮參觀游覽。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尊重各類具有普世價值的信仰。說來也巧,一是我的膝蓋因運動有點扭筋,上臺階或樓梯就會感覺關節(jié)撇著隱隱的刺疼,持續(xù)了好長一段時間。剛上紫霄宮大殿臺階時,膝關節(jié)又有扭疼,但上了幾級后,癥狀就消失了,甚至第二天爬山七個多小時,登了無數(shù)臺階上到金頂,膝蓋都還挺好,再無疼感;另外,大姐參觀前就跟我們說她不拜神,因為她準備信基督教。到了大殿,經(jīng)不住大家的慫恿,大姐還是抽了支簽,竟是下下簽,其中有句簽文“只因不肯敬神明,惹得家中事不寧,今歲欲除災與禍,除非重整舊家神”。道姑解簽時說,要敬神拜神方可解,多上墳。大姐一聽,當時就驚到了,腿都軟了。因為信奉基督教,大姐平時確實很少拜神,這幾年也很少給先人上墳。大姐感覺很神奇,說這次回去要把基督教的書都收起來,以后見神就拜,下山后還要專門回趟老家給老娘、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上墳掛山。我們都笑話她意志不堅定。
晚上在酒店對面的民宿用餐,會長喜歡喝點酒,笑稱是養(yǎng)生的仙丹,所以這次上山我們特意帶了幾瓶酒,酒雖一般,但心意滿滿。朋友有些感冒,上山前一天還在打針,本來說這次不喝酒的,但經(jīng)不住會長熱情招呼,也不想掃了大家興致,加上平時就好兩口,便也爽快地喝了起來。
飯后送走會長,我們來到烏鴉嶺和南巖散步閑逛,看到去金頂?shù)募^標志,顯示距離金頂只有4.5公里。商鋪門店前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抬坐上山的竹椅,背后標著各段路程的價格,到金頂竟要1800元。我讓大姐坐進竹椅,便和兒子一前一后抬著晃晃悠悠地來回走了一段,大姐好不開心,哈哈哈地笑個不停。我是事后看到大姐在朋友圈發(fā)視頻說“被弟弟和侄兒抬著走,幸福感爆棚!”才知道有這事的,可能當時不勝酒力喝斷片了,已完全沒了印象。之前聽人說如果坐索道上金頂要去瓊臺中觀排好幾個小時隊,如果從南巖步行上金頂也差不多四個小時。我當時還不以為然,想著平時健走五公里也就40分鐘,這4.5公里路也算不了什么。為了顯示朝圣的誠意,我們便決定第二天步行登山,朋友酒后信誓旦旦地說,明天誰都不能打退堂鼓。
第二天起床吃完早餐已是九點多了,昨晚喝酒的朋友癥狀加重了,喉嚨疼得不行,說要去打針,不能登金頂了,沒想到第一個打退堂鼓的竟是他。
剩下的八人按計劃沿著古神道翻山越嶺,一路都是崎嶇陡峭的山路,鋪著石階。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才走了不到兩里路,我?guī)е⒆觽円宦烦?,四個女同志拖在后面氣喘吁吁,舉步維艱,在路邊一人買了根拐杖,又勉強硬撐著前行,完全沒有了開始的興致。
過了黃龍洞,就到了朝天宮,從這里分出兩條道,都可以登上金頂,左邊是清神道,沒有景點,右邊是明神道,沿途有好些景點。不知道啥時候兒子已不見蹤影,他沒有手機也無法聯(lián)系,我便帶著朋友的兩個小孩準備沿著明神道繼續(xù)上行。沒有父母在身邊,撒嬌的人都沒有了,反倒是很聽話,一路還有說有笑。我卻漸漸體力不支,大口喘氣,腰酸腿軟,就跟在部隊時期達標考核跑完三公里差不多的感覺。正好這時大姐打來電話,說她們在后面已經(jīng)拖不動了,小孩他媽已經(jīng)放棄了,實在堅持不了,當了逃兵,又原路返回了。我們便在朝天宮坐等匯合,問了幾個下山的游客大概還有多久到金頂,人家擦著汗,齜牙咧齒地說估計還有一大半路要走。我們現(xiàn)在處的這個位置很尷尬,進退兩難,騎虎難下。女同志們都有些絕望了,羨慕打退堂鼓的兩個家伙真英明,罵他們心真大,把兩個小孩丟給我們不管不問,自顧躲到酒店享受二人世界過情人節(jié)。我其實心態(tài)還蠻好的,一路上朋友在微信發(fā)了大大小小十幾個紅包,鼓勵我感謝我求著我好生照顧,我覺得一切都值了,為朋友嘛,就得兩肋插刀。
我們一路攙扶著,相互鼓勁打氣加油,蹣跚前行。小朋友也有些吃力了,問還有多遠?我說差不多一公里就到了。他說怎么老是差一公里?看著山澗殘留的白雪和緊抓著護欄鎖鏈奮力攀爬的游客,我即興帶著小朋友們大聲吟頌起毛主席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此情此景,這首詩很適合鼓舞士氣,有些我記不全了,小朋友搶著糾正補充,疲勞在歡聲笑語中短暫的消散。其實我心里也在打鼓,不是全程只有4.5公里嗎?怎么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才走了不到一半路程?
沿途狹窄的石階被人為分隔成上山和下山兩條道,游客摩肩接踵,緩慢爬行,唉嘆之聲此起彼伏。一路停停歇歇,又買了些水,烤腸和方便面補充能量,價格挺貴但也能理解,畢竟進貨補給確實不容易。兒子身無分文,又杳無音訊,大姐和妻子一路念叨,擔心他能否支撐得住。我也暗自思忖怎么也不借個手機跟我們聯(lián)系下,免得我們惦記,但也為他的獨立勇敢感到驕傲自豪,這確是一次難得的體能和毅力的鍛煉機會。
盡管一路都有抬竹椅上山的挑夫在吆喝,但女同志們終究還是頂住了誘惑,不是不想坐,只是因為價格實在太貴。咬著牙翻過四個山頭越過五道嶺,終于把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還有朝圣門甩在身后。到金頂腳下,已經(jīng)是下午三點多,前后走了整整六個小時。內(nèi)衣都濕透了,山口風吹過,只覺后背一陣陣發(fā)涼。
紅墻黑瓦的古建筑群終于顯露在眼前,金殿抬頭觸目可及,但要上金頂還得排很長的隊伍,九曲迂回。喇叭里循環(huán)播放著“左邊排隊上金頂,右邊排隊坐索道下山”。終于擠到了山頂,俯身回望,兩路排隊登頂?shù)娜肆骶拖駜蓷l蟒蛇一樣盤繞在山腰緩緩蠕動,心里五味雜陳,有種解脫還帶點小確幸,這武當山的香火著實太旺了,心想著一生登這一次金頂足矣!
穿過山頂小廣場的蛇形排隊通道,游客紛紛把之前請的香遞給工作人員一把把地扔進金頂定點焚香塔內(nèi)。金頂是不允許燒香的,游客們所有的愿望和祈福都只能在此化作一縷縷青煙,塔后面的崖壁被這塵世的煙火都熏變了顏色。正觀摩著,突然聽到兒子的呼喊,抬頭一望,山上殿里探出一個頭來,朝我連連揮手召喚,看到兒子熟悉的身影,我也終于放下心來,忙不迭地朝他揮手呼應。其實也只分開六個多小時,可在相互朝對方揮手的一瞬間,卻有種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一次擦肩而過的恍惚和感慨,夫妻也好,父子也罷,何嘗又不是一種緣分。
拾級而上,進到山門,左邊是轉運殿,右邊是太和宮,宮檐下“三教祖師”的燙金牌匾赫然醒目。兒子興沖沖地跑到我和妻子跟前,自豪地說比我們提前近兩個小時就趕到了。兒子選擇的是左邊那條沒有風景的清神道,人跡罕至,在中途還特意停下來等了一會,卻遲遲未見我們的身影,便一路不帶任何留戀和依賴地只顧朝著既定的方向孤勇前行,早早登上金頂。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不留退路,甩掉依賴,堅定前行,也許才會更早到達勝利的頂峰。
我把途中特意留的一盒薯片和半瓶水遞給兒子,讓他趕快墊墊肚子。他卻只顧拽著我們趕快進轉運殿去體驗,說他已經(jīng)轉了十幾遍,原因是上金殿要查門票,他又沒有,只好在這里轉圈等我們。轉運殿其實就是一條狹長密閉的環(huán)形通道,只能側身一步一步地挪動,像我這樣的中年大叔還得吸氣收腹,鼻子都快碰著墻了,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通道異常的黑,一股莫名的壓迫感油然而生。我在想,要是妻侄“胖子”來了會不會卡在里面動彈不得?
穿過太和宮,又沿著石階向上彎彎曲曲繞行一段才最終到達金殿,我們平時所說的金頂其實就是指的金殿。一看時間,恰好四點整。殿前的那只仙鶴已經(jīng)被無數(shù)游客摸得銅光泛亮,金殿在六百余年風霜雪雨侵蝕中通體發(fā)黑,檐頂卻依舊金碧輝煌,難掩皇家氣派。
金殿乃武當山精華所在,位于天柱峰的頂峰,為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下詔敕建。殿內(nèi)供奉著真武大帝神像,真武大帝亦稱玄天上帝、蕩魔天尊、披發(fā)祖師,為道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道家講,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真武大帝最初形態(tài)即為玄武,乃龜蛇之身,為避帝王名諱,改玄武為真武。歷經(jīng)千百年,玄武的龜蛇之身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融合,演變成如今的真武大帝形象,成為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護神。玄武是鎮(zhèn)守北方的遠古星宿,陰陽五行中,北方屬水,故真武大帝亦為水神。武當山處于南方,南方屬火,由真武大帝這位北方水神坐鎮(zhèn),正好可以壓住熊熊烈焰,調(diào)和四方,以期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武當山也就成了真武大帝的道場。
民間一直流傳著雷火煉殿、海馬吐霧等有關金殿的傳說,殿內(nèi)有盞長明燈,據(jù)說600余年不曾熄滅。殿前擺著一排墊子,墊子前面放著功德箱,游客像小雞啄米似的跪下就拜,此起彼伏,拜完后連忙往功德箱里捐香火錢,流水作業(yè),隔得遠的把香火錢遞給工作人員代勞。旁邊一個道者對著喇叭高聲催促著:“提前想好心愿,心愿不要太多,否則祖師爺也顧不過來,拜完了就走,不要磨磨唧唧的”。在緊張的催促聲中,竟忘了朝殿內(nèi)細看,大家都搶著伸手觸摸邊角那根已經(jīng)被摸得金光閃閃的銅柱,祈禱沾些財運。
在金殿轉了將近一刻鐘,便開始下山返回,又花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才趕到下山索道處,沿途還有密密麻麻的游客在排隊等著上金頂。心想天都快黑了,這些人怎么也不早點出發(fā)。氣溫下降明顯,山風掠過,帶著寒意,幸好人挨著人,可以相互溫暖一下。
坐索道下到瓊臺,已過六點,轉乘景區(qū)擺渡大巴準備到南巖,因大巴是直接開到山下游客中心的,司機讓我們在一個岔路口下車,說要再轉乘去南巖的大巴。下車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也在等去南巖的車。他們說已經(jīng)等了大半個小時了,也沒看到一輛車來接,到是去瓊臺接下索道的旅游大巴一輛接一輛的穿梭而過。山上確實滯留了很多游客,天也黑了,氣溫又低,得抓緊把他們接下山??晌覀兪畮讉€人站在這岔路口饑寒交迫的,終究也不是個事。最后大家齊心協(xié)力,堵住了一輛前往瓊臺的大巴不讓走,緊接著后面的幾輛大巴也停了下來,都是去瓊臺的。眼看著就要交通堵塞了,司機趕忙協(xié)調(diào)了后面一輛車把我們擺渡到南巖。這出門辦事,沒點手段還真不行,但也要合理合法,切不能胡來,我們這也算是合理訴求。
一路轉車花了個把小時,山路彎道又多,加上大家已精疲力盡,被大巴晃得都有些頭暈想吐,大姐直接去酒店休息了。因為會長外出公差,我們也累得不行,晚上就沒喝酒,用完餐也都直接回酒店休息了,因為第二天還打算去南巖宮轉轉。
可能確實太累,早上起得晚了些,吃過早餐后,妻子說不隨我們?nèi)ス淠蠋r宮了,要回酒店接著休息恢復下元氣。妻子平日里腿腳就沒什么勁,膝蓋也有些問題,體力較差,上樓梯都有點費勁,昨天能登上金頂已是讓我刮目相看,肅然起敬,至少比起那兩個打退堂鼓的朋友要強百倍。
南巖宮2018年下雪時攜妻兒來逛過,走到一塊寫有“大嶽武當”的石碑前,兒子當年出掌拍打落滿白雪的石碑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時兒子才11歲,一臉稚嫩,還帶點嬰兒肥,如今已是棱角分明分明的小伙子了。那時還纏著我和妻子不敢到處跑,而今卻把我們甩在身后獨自登頂,長大了,要展翅高飛了,內(nèi)心不禁隱隱感到一陣孤獨,還有絲依戀和不舍。多希望時光能夠倒流,留住我們的青春和曾經(jīng)的歡樂!
南巖宮因面南故稱“南巖”,又名紫霄巖,相傳為真武大帝得道飛升之圣地,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風景最美的一巖,有“峭壁懸宮”之美譽。南巖宮龍虎殿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御碑亭,里面供奉著龜座背馱的高大石碑,刻有圣旨碑文。右側碑文記載的是永樂皇帝頒發(fā)的圣旨,大意是要保護大岳太和山宮觀,不許往來浮浪之人生事喧聒,干擾道士修煉,同時申明處罰措施,嚴格管理約束全山道士。左側碑文主要贊頌北極玄天上帝真武之神的來歷、演化、神職功能及與武當山的關系,敘述武當山優(yōu)美景觀、悠久歷史和敕建武當山玄天玉虛宮、太玄紫霄宮、大圣南巖宮、興圣五龍宮和大頂金殿等宮觀的經(jīng)過,表達感謝玄帝保佑太祖皇帝統(tǒng)一天下和自己“靖難”繼統(tǒng)的誠意,表明敕建武當山宮觀的目的是上資薦揚皇考皇妣在天之靈,下為天下生靈祈迎福祉,為國家祈禱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碑文還對敕建武當山宮觀期間出現(xiàn)的榔梅呈瑞、五色祥光等祥瑞景觀作了簡要記述。
穿過玄帝殿后門,視野豁然開朗,在危巖峭壁上,鑿建著一排殿堂亭閣,經(jīng)由一條古棧道,通往兩儀殿、天乙真慶萬壽宮和龍頭香。兩儀殿前的皇經(jīng)堂墻壁上,摩崖石刻“?!薄ⅰ皦邸?、“康”、“寧”四個朱筆大字,寄托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愿望。龍頭香和桃木劍是我們最期待的,龍頭香是萬壽宮石殿外崖壁上懸空伸出的一座雕龍石梁,石梁上雕刻的兩條盤龍栩栩如生,躍躍欲飛,令人嘆為觀止,不禁為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所折服。龍頭頂端雕一香爐,號稱 “天下第一香——龍頭香”。這兩條龍傳說是真武大帝的御騎,真武大帝經(jīng)常騎著它們到處巡視。據(jù)傳,在過去,有香客為了表示虔誠,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爬上石梁去燒香膜拜,墜巖殉命者不計其數(shù)。清康熙年間,遂下令禁燒龍頭香,并設欄門加鎖。
在龍頭香斜上方的崖壁上懸掛著一把看上去有些干枯、飽含歲月滄桑的桃木劍,歷經(jīng)千百年而不腐,視為武當山的鎮(zhèn)山之寶。相傳是道家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武當山下棋時不小心遺落的,劍旁還散落著類似銅鏡和棋子的青石圓餅。桃木劍和銅鏡本是道家驅魔辟邪的法器,站在懸崖邊仰望桃木劍,會莫名感受到一種神秘的力量和內(nèi)心因有這種力量守護而生發(fā)的寧靜。
回到酒店,已經(jīng)是下午一點多了,收拾好行李,辦完退房手續(xù)便登上擺渡大巴下山了。途中跟會長發(fā)了一條語音,告知我們即將返程并表示衷心感謝,會長卻連連表示歉意,說沒陪好。其實我也覺得不夠,時隔六年再次上山拜會會長,本想著多點時間陪會長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散散步的。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再長久的相聚也終究要別離,惟有別離,才有下一次相逢的期待和喜悅,才會愈加珍惜相聚的時光。這樣想來,也便釋懷。謹以此文紀念此次緣聚,期待下一次重逢!
【責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3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17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