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山西訊(侯變珍 張彩麗) 據(jù)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消息,從3月17日起,六集大型紀錄片《晉在眼前》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jīng)頻道(CCTV-2)播出。
山西,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既封存著中國古代建筑的基因密碼,更素有“華夏文明搖籃”美譽?!稌x在眼前》定位從煙火氣息中探尋山西的文明密碼,是一檔旅行探訪式人文紀錄片。聚焦山西三個旅游熱點城市——大同、太原、運城, 歷時半年探訪了3個城市的近20個區(qū)縣、50個古建及景點,拍攝近百位主人公,不僅展示了山西眾多古建寶藏、鮮活的市井煙火,更聚焦其背后凝結著的工匠精神與家國情懷,是第一次在央視平臺全面、系統(tǒng)、鮮活地展現(xiàn)山西歷史文化。
多維度創(chuàng)新視角展現(xiàn)山西“本味”
作為一部多維度創(chuàng)新視角展現(xiàn)山西的大型紀錄片,《晉在眼前》使用出鏡主持人旅行探訪模式,以主持人陳晨親身體驗為核心,創(chuàng)新拍攝方法,用獨特視角解讀山西,在煙火氣中尋找山西本色、本味。
從街頭巷尾的面食、涼粉等令人垂涎的當?shù)孛朗?,到?shù)來寶、蓮花落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非遺;從醋博物館中流淌出的醇厚山西風味,到大同銅火鍋里翻滾熬煮著的包容開放精神;從千年前的“無影燈”,到太原古縣城沿襲至今的 “亮燈”習俗……每一條文化脈絡的延伸,都深深扎根于山西這片廣袤大地,最終匯聚至山西的 “本味”,它是歲月賦予煙火日常的蓬勃活力,更是山西一方水土歷經(jīng)千年滋養(yǎng),孕育出的獨一無二的 “底味” 。
古建與煙火氣自洽相處
古建筑是山西歷史文化的結晶,亦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實證?!稌x在眼前》在拍攝這些精巧古建筑的同時,更關注生活在古建筑下的現(xiàn)代人與歷經(jīng)滄桑的雕塑、壁畫、文物、非遺的故事。創(chuàng)新解讀視角,用觀照古今的方式激發(fā)觀眾對山西的熱愛。比如用當代匠人精神找尋應縣木塔的治療“良方”,用泥塑復刻云岡石窟佛像中蘊藏的文化精髓等等,通過觀照古今、跨越時空的“對話”,完美呈現(xiàn)這些文物歷經(jīng)歲月雕琢難以言喻的厚重風韻,更投射出其背后山西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底蘊,進而激發(fā)觀眾對山西的向往。
“小人物”讓山西“近在眼前”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晉在眼前》透過鏡頭將視線聚焦于每個生在山西、長在山西的小人物,他們或許沒有驚世駭俗的貢獻,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以當代的人視角還原、詮釋、傳承歷史。片中一位即將退休的大同云岡石窟的文物保護工作者,他眼含淚光地對陳晨說:“可以為云岡石窟干到死!”因為坐擁無數(shù)“寶藏”,這片土地的人有著發(fā)自肺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含蓄的山西人松弛有度,用真“親”的方言訴說著對山西的熱愛之情。
《晉在眼前》通過講述山西人的平凡故事,無形之中拉近了觀眾與山西的距離,讓山西在觀眾心中既有歷史文化內(nèi)涵,又有人文關懷溫度,既可觀又可感,讓煙火氣中的山西“近在眼前”。
【責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08-0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08-0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08-05
1
雨后蚊蟲多,這些植物涂上能止癢
2
高溫天氣持續(xù) 警惕食物中毒
3
防控炭疽 避免接觸傳染源
4
“不打烊”!山西博物院解鎖文創(chuàng)新玩法
5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在山西宣講
深度原創(chuàng)
習近平的鄉(xiāng)土情
在“兩創(chuàng)”中賡續(xù)中華文脈
拆除阻礙創(chuàng)新之“墻”
自覺服從全局 完善宏觀調(diào)控
匯聚起昂揚奮進的洪流(評論員觀察)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養(yǎng)收
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光明之路 正義之路
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
? 各民族一起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