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無論中國禪宗史上,抑或佛教史上,慧可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達摩禪法的主要繼承者,是禪宗祖師中第一位中土禪師,其在傳承達摩禪的過程中,不斷吸納中國本土思想文化,使得禪宗禪法的脈絡得以延續(xù),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中國佛教禪宗今天的發(fā)展。
慧可大師是印度禪宗成為中國禪宗的關鍵性人物。
中國禪宗第一山——安徽岳西司空山。當年慧可護經(jīng)南下,在司空山重開禪宗法門,使初立于北方的禪宗,得以在南方扎根
當年,漢地得初祖達摩之髓、受其衣缽、接其傳承者唯慧可大師一人,而后世禪宗又因慧可大師傳承而廣為發(fā)展,進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大宗派。所以,著名宗教領袖、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曾言,“二祖是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是印度人,慧可大師才是中國禪宗第一人,沒有他,就沒有中國佛教禪宗今天的發(fā)展”。
盡管,在修行方式上,達摩強調(diào)“不立文字”,但事實上,慧可在實際傳法過程中,將受業(yè)于達摩傳的《楞伽經(jīng)》《入道四行》和“不立文字”做到了同時傳承,因其出家前,曾“博涉詩書,尤精玄理”,“外覽墳索,內(nèi)通典藏”,是具有極高文化素養(yǎng)的學者和通家修行,故其禪學思想更顯博大精深的豐富內(nèi)涵。
慧可一生命途坎坷,顛沛流離的傳法過程,令他飽經(jīng)磨難,受人排擠、會昌法難、斷臂之痛、佯瘋于市……可以想象,他對中國禪宗的發(fā)展做出的重大犧牲與貢獻。
慧可,何方人氏? 何事斷臂? 何時何地傳衣付法? 何處圓寂? 古籍多說并存,我們僅以家喻戶曉的典故和事跡作以梳理,來闡釋其在中國禪宗史上的重要地位。
志氣不群 追尋大徹大悟之境
慧可,本名神光,俗姓姬,虎牢人,虎牢即今天河南滎陽汜水。
對于慧可的出身,《五燈會元》有這樣的記載:“父寂。未有子時,嘗自念言:‘我家崇善,豈令無子?’禱之既久,一夕,感異光照室,其母因而懷妊。及長,遂以照室之瑞,名之曰光?!?/p>
二祖慧可立雪斷臂,赤誠感動達摩祖師
姬光自幼志氣超群,誓言要看遍天下之書,才無所遺憾。其尤愛莊子玄理類書籍,因受老莊思想影響,他對治理家業(yè)毫無興趣,只喜好游歷于天地山水之間,追求灑脫不羈的自由。據(jù)說,年方不到20歲的姬光,便以少年才子美譽而名揚四方。
但到了30歲時,姬光越發(fā)對世間感到迷惘和痛苦,卻又無法從世間的學問中得到解答。當他接觸到佛經(jīng)時,才如獲甘露。為徹底將自己置身于佛法的世界,他來到洛陽龍門香山永穆寺,皈依寶靜禪師出家。后又四方參學,遍學大小乘教義。
32歲那年,姬光回到香山,終日默坐冥想,修習禪定,就這樣,一晃8年翩然而過。
一日,姬光禪坐時,忽在定境中見到一位神采飄逸的長者,長者對他說,“你將會得到正果,為何還要滯留此地冥思苦想?大道并不遠,就在你的南方?!彼@是長者相助,因而改名“神光”。
第二日,神光便感頭痛如裂,師父趕來為他治病,卻忽聞空中有聲曰:“且莫且莫,此是換骨,非常痛焉?!鄙窆鈱⒁箟糁赂嬖V師父,師父看了一下其頂骨,竟長出五塊崢嶸的頭骨,猶如五峰秀出,“這必是瑞相,將來你一定會有所成就,少林寺的達摩法師,一定就是你的師父了?!?/p>
當時,正是達摩在少林寺面壁的第九個年頭,神光并不知達摩法師是何許人也,在聽師父介紹后,他深感,達摩法師必是一位悟入實相的大師,如能拜其為師,自能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隨后,神光辭別寶靜禪師,直奔少林寺五乳峰頂拜見達摩,那一年,他40歲。
斷臂求法 宏志佛法大業(yè)
慧可是位獨臂大師,他的左臂何時何地因何事而斷, 在佛教史上是個懸案,但“斷臂求法”的故事,算是中國禪宗史上家喻戶曉的典故。
話說神光到少林寺已半年有余,卻始終不見達摩入殿授法,他幾次走上山峰,請求達摩開示,但達摩只是面壁默坐,對他不予理睬。神光心想:“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我這一點挫折與他們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
五代末宋初畫家石恪的畫作《慧可調(diào)心圖》
轉(zhuǎn)眼時值寒冬,達摩在洞內(nèi)坐禪,神光依舊站立洞外。半夜下起大雪,很快淹沒了他的雙膝,但神光依然一動不動。第二日晨,達摩走到洞口,見神光已凍得似一根冰柱,心中嘉許他的毅力,遂問其:“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
神光經(jīng)達摩一問,禁不住留下眼淚,“惟愿大師慈悲,開示甘露法門,藉以廣度眾生?!钡_摩卻訓斥道:“佛陀無上的妙道,是要經(jīng)歷無數(shù)劫的精勤修持,經(jīng)過許多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德行的鍛煉,就憑你這樣的小德、小智,用輕忽驕慢之心,就想求得正果?你還是回去吧,別這樣白費心思了!”
神光深知達摩意思,為表達求法的誠意和決心,他悄然下山,到寮房取來戒刀,在洞外毅然砍斷左臂,頓時,血涌如泉,噴灑在白雪皚皚的五乳峰頂上。
達摩感其虔誠,對神光說:“諸佛為了求取真法,舍身忘軀,現(xiàn)在你斷臂求法,這種精進勇猛的精神,實在可貴。”在他看來,神光能為求法斷臂,也就能夠放下一切妄念,致力于佛法大業(yè),遂決定傳法給他,并為其改法名“慧可”。
千百年來,慧可“斷臂求法”的公案一直為宗門所津津樂道,其對中國禪宗后來的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的意義,用“斷臂”這種非常態(tài)的無言形式,向達摩表明誠意,充分體現(xiàn)了忘我的精神和無我的境界。
安心法門 收獲達摩禪法精髓
一日,達摩與慧可坐在大殿,開始了師徒的第一次說法。
慧可恭敬地問:“可否請師傅開示弟子何謂諸佛法?。俊边_摩答:“諸佛法印,并非從他人獲得,完全從自心而得?!被劭缮钪?,師父是要自己“反觀內(nèi)心”,自己端坐香山八年,不但沒有得到佛法法印,反而弄得心神不寧,他敬請師父為其安定此心。達摩微微一笑:“你把心拿出來,我為你安心。”慧可想,此心無形無相,如何拿呢,便問師父,“我雖盡力尋思,但這心實在難以捉摸,不可得到?。 边_摩哈哈大笑:“你既然覺得此心不可得,那么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為你安心了?!?/p>
司空山二祖寺。慧可大師傳衣法予三祖僧璨的道場,是千古禪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達摩之所以要慧可拿出心來,只是要他自己去發(fā)現(xiàn)他所謂的心是虛幻的。安與不安,全是妄想,如果自己的妄心熄滅,便無心不安,更無須外求安心之法要。
經(jīng)達摩開示,慧可當即豁然大悟,自己內(nèi)心深處,總有是非得失的差別妄想,因而于心不安,只有摒除內(nèi)心人我差別對待,任其自然,才能識得本心。慧可再請師父開示安心入道的法要,達摩誦道:“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這是禪宗一段稱為安心法門的公案,被認為是慧可禪法思想的精要所在,慧可深深體會到了達摩的微旨宏義,決心與師父一起肩負濟渡眾生的大任。
鄴都弘法 創(chuàng)立中國禪宗
慧可繼承達摩衣缽, 為禪宗在中國的創(chuàng)立帶來轉(zhuǎn)機。達摩西歸后,慧可即在黃河岸邊一帶韜光晦跡,因其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甚廣。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東魏遷都鄴城(今河北邯鄲臨漳縣區(qū)域),大批僧尼奉命從洛陽遷來,總數(shù)達八萬之眾。在成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同時,鄴城也成了北方的佛教中心。此時的慧可,也來到這里,開始傳播禪法。
當時,北方流行安般禪法,那些禪師認為慧可的禪法是異端邪說,所以千方百計阻撓他、打擊他。鄴城有一位弟子上千的著名禪師道恒,他見慧可標新立異,便斷言慧可講的是魔語,并派遣一些聰明伶俐的弟子去和慧可辯論。沒想到,他的弟子聽了慧可說法,反而泰然心服,干脆留了下來向慧可學習。道恒見差遣的人一去不返,又連續(xù)派遣第二批、第三批,卻都是有去無回。后來,道恒自己去與慧可辯論, 依然未能獲勝,其憤怒至極,到官府控告慧可?;劭伤霌P的達摩禪法,連佛門中人都不理解,更何況官員,所以慧可受到地方官員的迫害,險些送了性命。
不能在都市傳禪,慧可就到鄴城附近的縣鄉(xiāng)弘法;不能公開講座,他就唱誦一些通俗易懂的禪理歌謠,使禪法更接近民眾。在傳承達摩禪的過程中,慧可不斷吸納中國本土思想文化,使得禪宗禪法的脈絡得以延續(xù),有人評價,慧可的禪法深入淺出,些許揚棄了佛教完全脫離生活,以及整個教義的抽象性的苦修性, 就其社會作用而言,為佛教“ 普渡眾生” 、“修心修性” 、“除去煩惱”之說法注入了積極的現(xiàn)實因素。
在明萬歷年間的《成安縣志》的慧可傳中,曾對慧可大師一生有如下總結(jié):“少林得髓,鄴都調(diào)心,償債成安,逆流漳水”。這一記載佐證了慧可自少林得髓后,即于鄴都調(diào)心行化。據(jù)記載,慧可在鄴城一帶弘揚禪法,時間長達34載。
護經(jīng)南下 開辟禪宗法門
北周的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都是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從而使得佛教在北周境內(nèi)長盛不衰,道教也得以迅速發(fā)展壯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僧侶們仗著皇帝的重視,開始自大,忘記了本心。到了北周武帝時期,佛教的發(fā)展已嚴重影響了江山社稷,大量社會財富被浪費,大批國家編戶被剝奪,不向政府納稅服役,卻占有大量土地資源的僧、尼、道士,對于國小民寡的北周來說,不堪重負。周武帝只能“求兵于僧眾之間,取地于塔廟之下”。
公元574年,周武帝下詔“舍末世之弊風, 蹈隆周之睿典”,毀佛道二教, 令法門道士還民, 三寶財產(chǎn)散給臣下, 寺觀廟塔賜給王公, 僧徒們不得不顛沛流離, 有的以身殉法, 有的隱跡塵俗, 有的遁匿山林, 有的逃至南陳。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慧可與師弟曇林“共護經(jīng)像”,向南逃遁,歷盡磨難,最后選擇在安徽岳西縣境內(nèi)的司空山重開法門, 使初立于北方的禪宗,得以在南方生存?zhèn)鞑ァ?/p>
公元579 年, 北周靜帝即位, 佛教又得以復興。此后慧可完全可以將禪宗衣法帶回北方,但其卻選擇在司空山傳衣法于三祖僧璨,正是由于慧可及時傳衣付法, 致使禪宗扎根于南方, 后又相繼傳至道信、弘忍、慧能。
公元589年,慧可回到鄴都,昔日的繁華都市已是一片廢墟,往日的佛教盛地一片凋敝?;劭筛锌f千,發(fā)誓重新光大禪宗佛法。他不顧年事已高,四處行化,懲惡揚善,普渡眾生。
河北成安匡教寺,是慧可最后講法的地方,他把博大精深的佛學禪理闡述得淋漓盡致,由于其將禪理講得非常好,所以四眾歸依,聽者云集,一度出現(xiàn)商戶閉門,農(nóng)夫停耕,商旅止行的場面。
距匡教寺往西不遠處有一所寺院叫圣山寺,慧可的講法吸引了這座寺院的和尚,這惹惱了圣山寺住持辯和法師,辯和惱羞成怒,到縣衙誣告慧可散步異端邪說,蠱惑人心??h令翟仲侃聽信讒言,羅織罪名,對慧可施以非法。
公元593年3月16日,107歲的慧可禪師被斬首于邯鄲東南12公里的成安縣。
據(jù)文史記載:慧可被斬首后,尸首流出白乳,肉色如常??h邑下令將慧可尸首暴尸于城南荒野數(shù)日,尸體不但不腐,且散發(fā)出奇異香味,傳播遙遠??h民議論紛紛,縣令翟仲侃深感恐懼,下令將慧可尸體投入漳河。不料慧可尸體竟盤坐漳河水面,逆流而上18里,至成安縣蘆村停下,被徒弟等人打撈上岸后,安葬在成安蘆村村北,蘆村從此改為二祖村。唐貞觀十六年,太宗李世民命大臣尉遲敬德監(jiān)工,為二祖修寺建塔,安奉二祖舍利。二祖禪寺遂成為遠近聞名的禪宗祖庭,光佛寺也成為當時著名的佛教盛地。
慧可卒后, 被隋文帝賜謚號 “正宗普覺大師”,被唐德宗賜謚“大祖禪師”,勿庸諱言, 這是兩朝君主對慧可繼承佛教正宗、創(chuàng)立中國禪宗的歷史地位給予的至高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慧可曾因環(huán)境惡劣而改變自己弘法的形式,采取“順俗”的辦法。他將印度禪與早先流行于北方的禪學融會貫通, 不拘泥于達摩的“壁觀”,他有時出入酒肆,有時過于屠門,有時在街頭閑談,有時隨廝役往來。有人不解遂問慧可:“大師是道人,怎可混跡于這些地方呢?”慧可則答:“我自調(diào)心,何關汝事?”慧可是在通過這種方式,達到“韜光混跡, 變易儀像”、“自我調(diào)心”的自由境界。
慧可禪和達摩禪雖都以清凈心,即如來藏心為禪修的理論指歸,但慧可禪卻將如來藏心與修行中所觀照的對象合二為一,這對后世禪宗的影響極大,六祖慧能禪中頓悟的特色可以認定為淵源于此。
可以說,慧可成功將達摩學說與中國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傳播禪宗佛法,保留下珍貴的星星之火。在他之后,中土禪宗一度形成了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云門宗和法眼宗五大宗派,盛極一時,這也驗證了達摩祖師“一花開五葉”的讖語。
(2019.01.16 第02期)
新華網(wǎng)2023-09-20
新華網(wǎng)2022-06-22
中國網(wǎng)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