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是一年清明時,梨花風起寄哀思。清明將至,我又想母親了!
慈母是在家父辭世四年后,于2016年走的,享年82歲;家父是2012年走的,壽年83歲。
父親生前是老師,雖說錯劃過右派,也受了不少苦,但他性格剛烈,不惹事也不怕事,算是照顧得了自己。父親生前曾對我們說,你們可以不孝敬我,但一定要孝敬你們的母親,她這一生受的苦太多了。
母親沒讀過書,性格仁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是右派家屬,常常深更半夜被人叫起去很遠的地方送通知,還無端受到呵斥和責罵。故而,母親后來形成了膽小怕事、逆來順受的性格。病了,忍著,不吱聲;苦了累了,扛著,也不說。彼時,父親因右派身份而身陷囹圄,母親獨撐一個貧寒的大家。那時的大隊干部對我家更是冷眼相對,別人不愿去做或不想做的事,都安排我母親去做。那時,沒有通訊工具和交通工具,大隊與大隊之間的聯(lián)系全靠人工步行送通知,沒人愿意跑腿送信。大隊干部自然就盯上了我母親,強硬指派要我母親去送信。第一次,我母親接受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無休無止,送通知便成了我母親永遠也丟不開的硬仼務(wù)。由于通知有時效性,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寒冬臘月,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門,有時稍晚了一點送到,還要受到干部們的責罵。母親曾跟我講過,一個寒冬的清晨,天還沒亮,大隊干部就跑來敲門,指派我母親將通知送到十里開外的一個生產(chǎn)隊去。母親雖不情愿卻無法抗拒,出發(fā)沒多久,天就下起了雨。母親本就衣著單薄,又沒帶傘,一個人寒心無助的走在無人的路上,在寒風冷雨中淋成了落湯雞,回家后就大病了一場。母親非常委屈,找大隊干部理論:我只是右派家屬,又不曾犯過錯誤,憑什么每次都指派我送通知?大隊干部自覺理虧,只好說,你想送就送,不想送就算了。從此以后,我母親這才卸下了一個本不屬于她的、且時常令她噩夢連連的重擔。就連過去多年后,母親只要見到有干部模樣騎自行車進村的人,她都會感到心悸和害怕。
母親生養(yǎng)了七個子女(我排行老五),即便是在物質(zhì)豐富的今天,困難和艱辛都難以想象,更何況是在那物質(zhì)匱乏、家大口闊、政治壓力山大的特殊年代呢?直到父親退休,七個子女都長大成人后,母親的窘?jīng)r才慢慢好轉(zhuǎn)起來。
母親雖目不識丁,但《三字經(jīng)》卻背得滾瓜爛熟。她給我講過一個現(xiàn)在想起來都很唯美的故事:夜晚,在大冶城南的熊家邊灣,一家低矮的屋舍里透出微弱的煤油燈光,“哐當哐當”聲不絕于耳,一個小女孩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紡線織布。坐在旁邊,一個叫家法的小男孩——女孩的哥哥,在父親的督導下誦讀《三字經(jīng)》。那小女孩聰明伶俐,在哥哥還不會背誦時,她卻把《三字經(jīng)》爛記于心,幾十年都沒有忘記。這個唯美故事中的那個小女孩,后來就成為了我的母親。
母親四十歲不到,就頭發(fā)全白了,雖說受了不少苦,但身體素質(zhì)還是不錯的,家務(wù)農(nóng)活樣樣拿手。記得父親離世前生病住院那幾年,全是七十多歲的母親在醫(yī)院陪護他。雖然我們兄弟姐妹七個要求到醫(yī)院陪護,但母親總是說,“有我在,你們莫擔心”。有時我執(zhí)意要在醫(yī)院陪護父親,母親總是把陪床讓給我睡,我半夜一覺醒來,卻看到滿頭白發(fā)的母親,頭伏在父親的病床沿邊睡著了。
父親去世后,母親依然是和弟弟在一起生活,雖說弟媳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明顯感覺到母親倍感孤寂,人也日漸見老。有次母親問我,你父親走后,你夢到過他沒有?我說,夢到過。她聽后,有些落寞,并喃喃自語:“那老的(指父親)我對他照顧得不錯,他怎么就不入我夢呢?”我知道,母親雖不說,但她是真的想她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的老伴了……
父親走后那幾年,我一般半個月回老家看望母親一次。那些日子,我最怕接到家里的電話,手機也從不關(guān)機。一天,我突然接到弟弟的電話,說母親摔了一跤,額頭撞出血了。我連忙趕回家中,見母親倚靠在床上,額頭上貼了一塊白色的創(chuàng)口貼。我責怪弟弟,怎么讓母親摔跤呢?母親說,人老了,摔跤是正常的,沒事。我坐在床邊陪母親說話,她叫我扶她起來解個小便。我扶她下床,她先是穿上右腳的鞋,但左腳卻怎么都穿不上去。我心一驚,莫非是左腳中風了才導致摔跤?我將情況向兄弟姐妹們一說,并把母親送進了醫(yī)院。
人老體弱。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兄弟姐妹們的悉心照料,母親的病情未見好轉(zhuǎn),醫(yī)院通知出院回家靜養(yǎng)。從那以后,兄弟姐妹輪流照護。母親估計自己時日不多了,對守在床邊的弟弟和弟媳說:“我日后走后,你們不要急于搬到城里新購的房子居住,以免我回家來,家里一個人都沒有?!钡艿?、弟媳夫妻倆人眼噙熱淚點頭應允了母親。
永遠難忘的一個悲痛的日子,2016年4月20日,母親萬般不舍地拋下她的七個子女,永遠的走了,走向了天國,也帶走了我們無限的思念。
母親走后這幾年,弟弟、弟媳仍然是居住在老家的房子里,沒有到城里去陪兒帶孫。直到去年,弟弟又在村里建了新房才搬離老屋?,F(xiàn)在老屋空著了,但弟媳會很細心地在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到老屋去點上燈,以照亮母親和父親一起回家的路……
【責編 李媛】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4-11-2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7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wǎng)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