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著名畫家鄭希林 《天池》 鄭希林,號長樂齋主人,1946年生于北京,早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師從著名人物畫家蔣兆和。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高級美術師,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研究員,美國書畫藝術研究院榮譽副院長、客座教授,美國中國畫學會榮譽副會長。從事繪畫50余載,被譽為“中國當代礪金第一人”。 《昭君出塞》 《貂蟬拜月》 《西施浣紗》 《貴妃醉酒》 鄭希林家學淵源,外婆在中國京劇院工作,外公書法亦聞名遐邇。受家庭熏陶,他5歲開始習書習畫,買不起宣紙,就用報紙練習。上初中時,就已寫得一筆好字,畫得一筆好畫。但是,當時家人卻反對他畫畫,希望他能學好數(shù)理化。 由于家里不支持,鄭希林就經常偷偷地去公園和北京“后?!睂懮T诤蠛?,鄭希林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老師——中央美院附中的一位美術教師。這位老師默默地觀察了鄭希林很多天,認為他繪畫天賦很高,于是說服其家人,讓他進入中央美院附中系統(tǒng)學習,直至高中畢業(yè)。 高中畢業(yè)后,鄭希林就讀于中央美院,師從著名畫家蔣兆和教授。 據(jù)鄭希林介紹,蔣兆和是最執(zhí)著的為下層民眾呼吁吶喊的水墨人物畫家和人民畫家,解放前,其畫面上的人物都是乞丐、流浪漢、苦力出賣者或其他命運不濟的人。解放后,蔣兆和畫面上的人物都是新社會的建設者。蔣兆和不僅是中國現(xiàn)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中國現(xiàn)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更是中國當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其與畫一樣高貴的人格品質,影響了無數(shù)人。 在中央美院就讀時,鄭希林深得蔣兆和的器重。他對蔣兆和的藝術品格十分尊崇,更立志要做蔣兆和那樣的藝術家。從事中國畫創(chuàng)作50余載,鄭希林始終秉持這一志向,一方面在中國人物畫上繼承先生教導,潛心磨練,深入研習并發(fā)揚先生努力創(chuàng)新探索的精神,在潛心于中國古老國畫技法上,精于瀝粉貼金畫法的研究、恢復和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鄭希林嚴遵先生師訓,在做畫做人上,絕不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傲魉萍湎Т珀?,緊握禿筆,為民寫真”,不僅僅是蔣兆和對自己的自勉,同時也是對學生、弟子的教誨,鄭希林幾十年來未曾忘卻過。 習畫多年,鄭希林認為,在不得藝術之精髓之時,絕不敢隨意造次,讓畫作流入市場,即便有出價不菲者,但他終究堅守自己的底線,60歲之前,絕不對外出售一幅作品。直到2006年,他才逐步讓自己的作品進入藝術市場。 鄭希林認為,六十一甲子,耳順、花甲之年,是一個輪回,人只有到了一甲子之年,與天干地支為伍,融天氣地氣之精髓,才能讓藝術出得爐來,才有資格見得世面。 礪金唐卡 中國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zhàn)國到兩宋,其創(chuàng)作從幼稚走向成熟。它以盡其精微的方式,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讓神態(tài)與形體完美統(tǒng)一?!靶巍痹诠すP畫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注重細節(jié)與寫實,粗獷的意筆與精細的工筆相結合,在寫實中加入詩意。 幾十年來,鄭希林在中國人物畫上潛心磨練,不斷研習探索,外師造化,在中國畫的道路上不斷地完善自己。他擅長水墨山水及工筆人物畫,他把礪金用于繪畫上,進行新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因此被稱為“中國當代礪金第一人”。 1997年,鄭希林在美國無意間接觸到一種特殊顏料,他將這種可一次性成畫的涂染材料與工筆白描相結合,恢復并革新“不怕水”的礪金國畫。 2007年,鄭希林在甘肅采風時,對唐卡這一古老的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認真學習唐卡的繪畫精華,將礦物色及寶石顏料的調色技術和礪金畫法有機地融入到唐卡的繪制之中。他的唐卡,色彩鮮艷豐富,色調柔美和諧,層次感強,把平面的畫像變成了立體的雕塑。更搶眼的是,整幅畫像布滿亮晶晶的金線,充滿了圣潔、神秘和高貴。鄭希林的礪金唐卡極富震撼力,為唐卡藝術的發(fā)展譜寫了新的篇章。其礪金唐卡作品也被雍和宮、中國佛教協(xié)會、泰國素博巴莫親王、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貝楠等收藏。 鄭希林開創(chuàng)的礪金畫作,從美麗的天空到大地,從萬物延伸到靈性十足的百花開放,放眼望去,令人震撼驚覺。鄭希林憑著強大的繪畫功底和豐富的審美意識及無止境的求美探索,讓自己的礪金畫作靚麗壯觀,讓自己的礪金畫作走出國門并得到世界的認可。 經過數(shù)十年的藝術探索,鄭希林形成了獨特的簡繁風格,筆墨干練利索,鏗鏘有力。墨色互動,敢于用墨,善于用墨,以墨當色,用墨如潑,達到了審美新意境。此外,他把礪金用在繪畫上,用線條有機地把中華藝術的根和西方藝術的色彩連接起來,實現(xiàn)了藝術家們一直追尋的東西方結合的夢想。 鄭希林說:“礪金工筆畫,是把物像通過心靈與技巧,由點線面之間的抽象轉換,對人類精神是質的飛躍,有幻化之美,這是一種由幻即真,由虛到實,深入生命的核心,表達生命的情調與意味。作為中華兒女,應責無旁貸肩負起積極推動工筆畫藝術走向新生,走向未來重擔?!?/span> 《山色迎人秀可餐》 《江山掩映碧空里》 《心經》 鄭希林的作品呈現(xiàn)書畫并重的獨特風格,其作品境界深遠,完整統(tǒng)一,書畫互相輝映,相得益彰,珠聯(lián)璧合,既豐富畫面內容,又擴大畫面境界,作品的題識、落款,不僅有點題作用,更增添畫面意趣、意蘊,啟發(fā)觀者想象。其畫作《西施浣紗》《農家樂》《梨花仕女》《福娃》《秋千仕女》和《黛玉》分別于2007年至2009年間刊登在《人民日報》。 鄭希林一直潛心于工筆人物的刻畫,他的長卷作品人物眾多,構圖嚴謹層次分明,結構準確,神態(tài)著裝各異,形象刻畫深入,用筆既繼承傳統(tǒng)又有創(chuàng)新,緊隨人物形象,用墨自然,干濕適度,韻律多變?!蛾P公》《紅樓夢》《四大美人》《嫦娥奔月》《釋迦牟尼成道圖》《道教七真人》等作品栩栩如生,氣勢磅礴,寓古于今,宛若一首首鮮活的史詩,令觀者沉浸于中國燦爛的古典文化藝術之中。 《釋迦牟尼成道圖》是鄭希林近幾十年繪畫的巔峰之作,歷經三載,嘔心瀝血,成就了中國唐卡繪畫的巨作。這幅以宏大的佛教歷史題材為背景的作品,長達11.5米,共499個人物,在鄭希林精心構思、領悟和細致的編排之下,實現(xiàn)了繪畫的至高境界。 鄭希林還將充滿道骨仙風、形態(tài)栩栩如生、人物呼之欲出的《道教七真人》搬上了畫卷。而讓鄭希林更為滿意的則是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7米×0.65米的礪金長卷《金陵十二釵》,鄭希林在仔細研讀原著的基礎上,捕捉金陵十二釵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把她們最燦爛的人生凝固在畫卷之上,讓人們在欣賞這幅畫的時候,心中充滿愉悅,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孜孜不倦,筆耕不輟,旁若無物,凝神作畫?!?6歲的鄭希林,如今迎來了人生最美的時刻,他用畫筆為自己鋪就了繪畫事業(yè)的金光大道,為中國畫壇的百花園不斷增添異卉和奇葩。 【責編 卡咪娜】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1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15
《中華英才》半月刊網2025-09-14